先人有高栖,遗我端居室。幸无丧志物,塞楹简编集。
皇王植丕训,子氏张万术。闭关断来鞅,庶以究昕夕。
述行言情诗 其十八。明代。祝允明。 先人有高栖,遗我端居室。幸无丧志物,塞楹简编集。皇王植丕训,子氏张万术。闭关断来鞅,庶以究昕夕。
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 ...
祝允明。 祝允明(1460—1527)字希哲,号枝山,因右手有六指,自号“枝指生”,又署枝山老樵、枝指山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他家学渊源,能诗文,工书法,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,流传有“唐伯虎的画,祝枝山的字”之说。祝枝山所书写的“六体书诗赋卷”、“草书杜甫诗卷”、“古诗十九首”、“草书唐人诗卷”及“草书诗翰卷”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。并与唐寅、文徵明、徐祯卿齐名,明历称其为“吴中四才子”之一。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,情性相投,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。
再题翠云山房。。弘历。 平生山水心,胜地辄留咏。虚轩惬远寄,万象供临凭。岚霭朝夕变,峰峦前后映。秀是图画体,贞为松柏性。如是契静悟,终古大圆镜。
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。明代。郭之奇。 出门投袂更何之,后乐先忧此一时。天涯频岁惊心骨,海角三秋接梦思。西风昨夜扫胡穴,万里秋光净水湄。捷书夜报同清昼,满目高雷出汉旗。闻鸡击楫当年子,祖鞭无数并驱驰。弹冠结绶何累若,岭外孤臣嘿叹咨。沾巾呜咽翻倒极,忧喜同心日共持。朝辞云木环千径,暮倚凉烟抱一枝。兰皋有意浮幽壑,草色无端动野吹。吾令羲和时弭节,上求下索敢云疲。榛苓杳霭知何处,伊人宛在微堪觑。岂俟葭苍问一方,始从露白淘千虑。
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三。宋代。李之仪。 数亩田荒积渐耕,常忧坝损害垂成。传闻赵魏推盟主,便觉如云照眼明。
次吴篁屿赠别。宋代。杨公远。 每嗟人世等浮沤,会聚如云散复收。诗赋别情无白雪,酒浇离思有青州。见梅须寄一枝信,对月还关两地愁。此去若逢风雨夜,肯思细话对床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