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自会稽歌

还自会稽歌朗读

庾肩吾于梁时,尝作宫体谣引,以应和皇子。及国势沦败,肩吾先潜难会稽,后始还家。仆意其必有遗文,今无得焉,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。

野粉椒壁黄,湿萤满梁殿。

台城应教人,秋衾梦铜辇。

吴霜点归鬓,身与塘蒲晚。

脉脉辞金鱼,羁臣守迍贱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还自会稽歌创作背景

 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存有争议。钱仲联认为此诗创作时间为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,时李贺十六岁。而朱自清在《李贺年谱》中把这首诗大体定为元和八年(813年)秋(李贺时为二十四岁)李贺以病辞奉礼郎,回到故乡昌谷时所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吴企明 编选.李贺集.南京:凤凰出版社,2014:181-184

2、闵泽平.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332-334

3、徐传武.李贺诗集译注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2:8-10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李贺
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 ...

李贺朗读
(1)

猜你喜欢

三代宾兴法尚存,每因取士叹斯文。近来眼病无聊甚,岂复能空冀北群。

(0)

鬓毛萧飒寸馀冠,蒙犯风霜却岁寒。但使孤忠能感激,岂辞远谪备艰难。

苍苍云木留深景,渺渺深溪泻暮湍。独坐苦吟山寺冷,照人孤月正团栾。

(0)

我住东郊祇树园,无人肯顾席为门。多君用意非流俗,忙里偷閒每见存。

(0)

臧之狐裘。

败我于狐骀。

(0)

少年意与春竞,老老全将病供。

鹊噪芳阴树树,蝶飞幽梦重重。

(0)

今日花前饮,甘心醉数杯。但愁花有语,不为老人开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