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晓

春晓朗读

半欲天明半未明,醉闻花气睡闻莺。

猧儿撼起钟声动,二十年前晓寺情。

译文

夜已过半,但天将亮未亮,在醉梦温柔乡中,却花气馥郁、莺啼娇啭,缠绵悱恻令人难舍。

黄色小犬撼动寺钟,划破寂静的夜空,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。

注释

春晓:一作“春晚”,似作为《莺莺传》之张本。

花气:花的香气。

猧(wō):黄色小犬。

春晓创作背景

  此诗或元和十四年(819)作于虢州。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(即莺莺)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,但由于天欲明未明、人半梦半醒之际的“钟声”,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,便立即引动那“二十年前晓寺情”,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,心潮起伏,久久不平静,因作此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唐)元稹著孙安邦,蓓蕾解评. 元稹集[M]. 太原:山西古籍出版社, 2005.01.第209页

  《莺莺传》中有莺莺复张生信,文词并茂,早已脍炙人口,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。文中只略称:“明年文战不胜,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,以广其意。”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《莺莺传》之张本。

  首句“半欲天明半未明”,写两情如胶似漆,不料却又天将拂晓,幽期密约恨短;次句“醉闻花气睡闻莺”,写醉梦温柔乡,花气馥郁,莺啼娇啭,缠绵悱恻难舍。“醉闻”句互文连属,犹言醉而卧,闻到花香,听见莺啼,妙语双关。

  第三句“

元稹
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...

元稹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官军半夜血战来,平明军中收遗骸。

埋时先剥身上甲,标成丛塚高崔嵬。

()
陈肇兴

军令如山立,出门三五申。攻心师马谡,守法学曹彬。

但使擒元恶,休多杀一人。古来称善将,无敌是行仁。

()

此间不愧总宜名,山色湖光任雨晴。

鸿雁一声秋意惨,疏杨援曳尚多情。

()

何曾二子游杨辈,霜雪青霞候我门。可是行云无定迹,东风招手白云端。

()

汪汪千顷陂,不为人浊清。道周言行表,荡然无得名。

谁言牛医儿,乃是人中英。当时无间言,后世流德声。

()

千古青囊破六丁,太原衣钵在心经。

天教文字留心印,世有儿孙振说铃。

()